社会在发展,我们都在试图表达自己的观点,然而我们的倾听能力如何呢?
很多时候,人与人的交谈都是在不断兜售自己的观点,让一个人停下来,听别人讲两三分钟往往都非常难。
据美国科学家的调查统计,关于听的现状:
我们只记得25%。
7%语言+38%声音+55%面部表情。
我们每分钟听125~250个词,却要思考1000~3000个词。
46%的人离职,原因在于感到未被倾听,因而感到不受赏识。
也就是说两个人交流,彼此只记得25%的内容,而这25%内容包括仅有7%的语言,绝大部分信息被我们漏掉了。
那么,到底是什么妨碍了我们倾听呢?
给建议:“我认为你应该......”“为什么你没有......”
(当别人在表达困难时,我们已经着急给答案了。)
抢话题:“这没什么,先来听下我的经历吧......”
(对方话没有说完,我们就着急抢话题)
安慰:“这不是你的错,你做了你能做的。”
(解决不了实际问题)
忽视感受:“开心起来,别感觉那么糟。”
(忽视对方感受)
同情:“哦,你真可怜,我真为你感到难受......”
(不能帮助到别人,自己却搭进去了)
盘问:“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?”
(即便不说细节,也可以疗愈)
解释:“我很想帮助你,但......”
(解释往往是乏力的)
纠正:“事情并不是这样的......”
(此刻不需要被纠正,而是同理心)
开导:“当一扇门关闭时,另一扇门就会打开......”
(说多了,就是鸡汤哦)
丹托杰咨询(DTJ Consultancy)在深度沟通近万名职场候选人后,意识到优秀的职场人最需要修炼的能力之一,就是深度倾听。
到底怎样倾听对方,才能真正解决对方面临的困惑呢?
非暴力沟通的奥秘之《同理心的力量》中提到,提升倾听能力有三个阶梯。
首先允许来找我们倾听的人,真实地表达自己,哪怕是抱怨和指责。
如果我们能用几句话把对方的内容反馈清楚,就会让对方觉得被理解。
小李:“这个项目甲方太挑剔了,我们熬夜赶工修改好机回,真是的!”
领导:“小李,你是说,甲方太挑剔,咱们总是花很多时间修改,而且反复修改好机回,是吗?”
小李:“是的,太不容易啦!”
所以,第一步就是要训练我们闭嘴的能力。让对方感觉到我们接纳对方的表达,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下,情绪自由地流淌,以达到消融的效果。
我们开篇有提到,理解他人需要借助55%的面部表情。面部表情是一个人内在的呈现,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借助面部表情去理解一个人背后的意思。
比如,一个朋友跟你说:“再来晚,我们就别做朋友啦!”义正严词地说,很温柔地说,虽然内容一样,背后的感受,能量状态完全不同。
在阶段二,我们需要抓住对方的“感受”,这样的反馈,更加精准。
“你是感到有些难受?”
“听起来,你在说这些话的时候,很伤心?”
“此时此刻说完这些,挺郁闷的,是吗?”
“哦,我感到你不太开心,对这件事发生,很难过,是吗?”
倾听并非是给予对方答案,而是让对方回归内在,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。
就如董国臣作者所言:“当你无路可走的时候,回归内心,你有一万条路可以走。”
我们都是被情绪吓着长大的,不敢跟情绪待在一起,不敢跟身体感受连接。所以,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,敢于正视并连接自己身体的每种感受。活出一个真实快乐的职场。
阶梯三顺着感受找到对方的需求
所有外在的行为都是由水面之下的冰山驱动的。需要是倾听的核心,如何顺着感受反馈需要呢?
“此刻你感到难过,因为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对你来说特别重要,是吗?”
“你看起来挺难受,因为你需要理解,是吗?”
“你和上司因为项目争吵,对你而言,被信任比完成业绩更加重要,是吗?”
当然,永远不要直接去问:“告诉我,你的需要是什么?”因为大部分时候,人是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,反而需要倾听陪伴,把对方切切实实的需要挖掘出来。
在第三个阶段,我们把需要的词汇放在面前,让对方去清晰。当对方清楚,是因为自己的某个需要在渴望被满足,答案就出来了。
结尾 LISTENING
卡尔·罗杰斯曾说过:“如果有人倾听你,不对你品头论足,不替你担惊受怕,也不想改变你,这多美好啊.....
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时,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,并继续前进......这真神奇啊!
一旦有人倾听,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方法,千头万绪的思路也变得清晰起来。”
-----------------END---------------